無蓋版廣告請至新網站: https://celiainusa.wordpress.com
曾經有人問過我,我能接受遠距離戀情嗎
我想也不想地就回答說不可能,我對自己的認識是, 我雖不是要常常粘在一起的人
但常見面是一定要的,我情願每天見面兩小時,而不是一星期見一整天
但我想人都是會變的,不知道曾幾何時,我開始獨立,開始喜歡過著一個人的生活
和另一半是不是天天見面好像也不再是那麼重要的事了
也許是職場的歷練,能夠體會忙碌與壓力,讓大家下了班會想要有自己喘息的空間,而能夠體諒另一半想要有自己的空間
也有可能是在經歷不同的戀情及曾經有過的長跑戀情,對愛情的憧憬不同了,從約會與製造驚喜進階到對未來生活的期許
甚或是,年輕的時候與爸媽同住,能夠在外面和男友吃吃餐廳、去陽明山走走、看場電影喝杯咖啡,就覺得有約會、談戀愛的感覺
而在近三十歲的時候自己搬出來住,從年輕小姐的心態轉成獨立的熟女心態
吃飯看電影,不一定非另一半不可,喝咖啡聊是非更是女姓姐妹的專利
居家生活更是我自得其樂的主要來源
我喜歡彈性的生活,想吃就吃、想睡就睡,假日睡到中午、愛吃不吃都隨心所欲,ICRT在我醒著的時候是連續撥放的
我喜歡逛家居用品,買小家電,做小點心
而洗澡的時候是我解放情緒的重要時刻,沖熱水沖到高興,動感音樂開到最大聲,邊洗澡邊跳舞,或是想到什麼傷心的事就伴隨著流水而用力流淚
這一切的種種,都在有另一半的時候而難以自由自在地享受全然的自我中心
也許是自己終其一生有這麼樣的機會,可以有自己的小窩,獨立生活,進而享受一個人的生活
我記得媽媽曾和我說過,女人結婚前家裡管,結婚後給先生管
所以他的責任就是到結婚前要管好我,結了婚就不管了
我那時聽到的時候還真擔心,什麼?一輩子都要給人家管?休想…
好在,家裡管到我26歲就逐漸放鬆,自從我搬出家之後,爸媽也就沒再管過我了
我和泡芙的緣份起於去英國念書的時候,回台灣後對我來說,他只是個過去的同學
去歐洲出差或去玩的時候,很自然而然想找他出來見個面
一見面就燃起愛情,但我一回台灣愛情就隨著時間與距離而消逝
我們就這樣分分合合,見面的時候都很開心,我一回台灣看到親愛的家人與朋友,就會立即投降,不玩了~
異國戀情很辛苦,遠距離的異國戀情是加倍辛苦
說辛苦,應該是泡芙在辛苦,我是個很脆弱的人,時常活在當下,不喜歡計畫太久遠的以後
一想到若要真的讓這異國戀情開花結果,意謂我要放棄台灣的一切
我尤其記得爸爸在我和姐姐還小的時候說,如果我們嫁給外國人,就要打斷我們的腿,斷絕父女關係
(我爸媽很喜歡在我們還小的時候,先打預防針…講些小孩不懂的事,不過記憶的效果真的是出奇的好,觀念果然要在小孩還小的時候建立)
很快的,跨過三十歲了,身邊的朋友一個一個結了婚,或是找到了另一半
我的遠距離戀情在三十歲的那一年穩定了下來,還是繼續遠距離
靠的是一年2-3次的見面以及MSN、手機簡訊
這是個奇妙的平衡,讓我有充分的時間享受單身的生活,在心裡上卻又有著依靠
泡芙來香港看我的這陣子,我的壓力很大
工作很忙,又不能讓他一個人在香港亂晃沒人陪伴
主管要求要Social的晚餐或是突發的加班也不能拒絕
家裡進駐了一個人,也是混亂的開始
一遇假日就是計畫去那裡玩,免得花了大筆機票錢,最後只窩在這小島上不划算
搞到三經半夜,他隔天可以睡到高興我一早就要起床趕去上班
過去的三個星期,我連上網收信的時間都沒有
(當然,我去找他的時候,我們的角色是對調的)
兩個人在一起生活有很多好處,也有很甜蜜的事
但送走泡芙的時候,也是有鬆口氣的感覺
泡芙也感受到我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講一講就離題了
結論是我覺得遠距離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
第一絕對是信任(或是不相信也不要執著找出答案)
給對方完全的信任,由於有六個小時的時差,我睡覺時他醒著,他睡覺時我醒著
基本上也沒太多的時間去管對方在做什麼
年紀有一把的人比較適合遠距離吧,一方面有充足的自我時間外,另一方面是沒時間也沒動力去亂搞
幹嘛搞個累死人的遠距離,再一邊偷吃?
只是在想,這遠距離何時要結束?總不能一直這樣到老吧…
一想到就覺得有點捨不得呢,況且,還有一拖拉庫的現實生活要考慮哩,哎…
大概是最近想家了,開始又亂七八糟想有的沒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