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蓋版廣告請至新網站: https://celiainusa.wordpress.com

原文: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Focus/2007Cti-Focus-Print/0,4640,9712020132%2097120209%200%20153208%200,00.html

外籍白領外逃 香港市道慘

2008-12-02 【文/陳良榕《財訊》】

香港,下沉中!市道比SARS更嚴峻!

香港諸多身價百萬、千萬美金的外來金融貴族,遇上金融風暴也得回家吃自己。他們走了,香港怎麼辦?

倫敦金融街和華爾街一片哀鴻遍野,做為亞洲金融中心的香港自然也無法置身事外。當地銀行龍頭匯豐銀行在九月小裁一百人後,終於在十一月中旬宣布在香港大裁四五○人,合計占了全球裁員人數的三四%。由於眾所皆知匯豐在金融海嘯受創不重,都能下如此重手,在其他銀行工作的金融白領自是人人自危。

十一月中旬一個傍晚,蘭桂坊一家外籍金融白領愛去的愛爾蘭酒吧。踩在滿地花生殼上(愛爾蘭酒吧的特色),幾個台資、外資券商員工,端著大杯啤酒互吐苦水,「裁員」自然是主要話題。一位台灣人前陣子和外商銀行約談生意,對方原先說好會來三個,卻只到了兩個。原來另一個出發前一小時被裁了。另一位台灣人則說起他朋友,一位歐系銀行操盤手的不幸遭遇。上個月該銀行歐洲人資部門的人專程飛到香港,找他朋友的老闆-該銀行亞洲區投資長「聊聊」。不久這位投資長匆匆走出會議室,「發最後一封mail」。現在他朋友一個人得身兼三個人的業務(因為另一位同事也被裁了),「金融業真的很現實,」眾人感嘆。

震耳欲聾的熱門音樂中,一位台灣券商職員趁著酒意對記者說,「你要問我們現在在想什麼?告訴你,我們都在想什麼時候會被裁員!」

連常被媒體封為「金童」的外資分析師,也逃不過被裁員的命運。高盛等外資券商都傳出裁員消息,但幅度最大的恐怕是全球縮編五萬人的花旗銀行。花旗證券的客戶近來常收到報告,註明該公司「Discontinuing coverage」(終止報導)某公司,甚至連中國民族品牌聯想也在列。因為追蹤下游硬體的分析師Jim Liang被裁,而且「遇缺不補」,所以花旗研究部從此不再出聯想等公司的報告了。曾與Jim共事的大洋財務長楊應超感嘆,Jim曾在華爾街工作十多年,當初是被花旗高薪挖角到香港,還下了極大決心舉家從美國遷來,結果卻落得如此下場。

經歷過科技泡沫裁員潮的楊應超分析,外資裁員往往不是以績效為第一考量,你能否被取代才是重點。例如駐點台灣、負責DRAM和面板的張家麒最近也被裁,但他在花旗內部考評其實極為優秀。他被裁的唯一理由是另一位半導體資深分析師陸行之完全可取代他的功能。據花旗內部員工透露,花旗亞洲研究部近來將日本、澳洲一起併入,合起來有一七○多人,顯然是為了進一步裁員作準備。

外籍白領消長指標:房租大降、學校債券暴跌

雖然沒有具體數字能證明有多少外籍白領已飛離香港,但當地人都認為,老外少了不少。一個指標是蘭桂坊上半山的磚道,尖峰時期下午五、六點開始就有大批下班的交易員站在路上聊天喝啤酒抒壓,往往人多到車子開不過去。但現在到了七、八點,熱門酒吧竟然還有幾張空桌子,這可是SARS之後僅見的現象。

除了觀察蘭桂坊的人潮,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大中華區總監王浩舉出香港外籍高級白領消長的兩個重要指標,一項是高級出租住宅(專供外派高階主管)租金已暴跌。這點年初才轉買為租的王浩有親身感受。「這些人要不然被裁、被調走,不然就是紅利大幅縮減,負擔不起了。」

另一項是當地國際學校的無息債券價格。這點台灣人可能難以理解,由於之前香港外籍人士暴增,外籍主管子女念的香港國際小學、幼稚園過去二、三年一直處於嚴重的供不應求。持美國護照的王浩發現他朋友的小孩要進國際學校,父母面臨的壓力一點不亞於他當年申請耶魯大學時。當地國際學校有一套很符合香港精神的解決辦法-發債協助學校建設,持有債券的家長子女可優先入學。部分學校債券去年甚至飆到數百萬港幣的天價,「現在那些債券都崩盤了。」

金融業雇用香港一六%就業人口,其中香港人口中的「Expat」(Expatr-iate,外籍人士的縮寫)位居金字塔頂層。香港群聚的對沖基金、投資銀行都有眾多百萬、千萬美元年薪的金融貴族,他們領到紅利時往往一擲千金,直接帶動旅館、酒店、房地產、汽車銷售等相關行業的營收。加上房市、股市慘跌讓港民也縮衣節食,受此衝擊,零售業已傳出倒閉聲,十一月初,香港有六十年歷史的泰林連鎖電器便宣告破產。

香港職工盟理事宋治德認為,零售業的倒閉高峰會出現在耶誕之後。因為現在不少搖搖欲墜的零售業還寄望在耶誕旺季撈一筆,拿錢再倒閉,尤其是最能反映景氣的酒樓業更嚴重,他擔心SARS的「惡性倒閉」風會重現,當時不少高檔酒樓貼上「內部裝修一個月」後宣布倒閉,換個人頭登記之後原地「再出發」,經理、員工都是原班人馬。

再加上香港還有上萬建築工人因澳門金沙賭場停建而失業,「這一波可能會比SARS還差,」宋治德判斷。這意味香港失業率可能達到八%以上的SARS水準。跟著全球金融景氣的大起大落,就是香港作為亞洲金融中心所付出的代價。

---------------------------------------------------------

這是舊文,但是我覺得寫得很詳實
話說外資開始裁員的時候,我在之前的公司還沒有那麼明顯的感覺,主要是認識外資圈的人少,而和我平常有生意往來的人(Sales & Trader)都還健在
這個現象是從2007年就開始了,等到2008年耳熟能詳,銀行合併、虧損、裁員…多到都聽到沒有感覺
還記得當時和某外銀正在談 term sheet,經過兩造修修改改後,約定兩造的法務人員隔天要討論
隔天外銀Sales通知我們,沒辦法談了,法務人員在接到通知被裁員了…

直到近幾個月才有活生生的感覺出來,是擴及到我身邊所認識的人
每過一陣子就聽到某某某被裁了
這就像是俄羅斯輪盤的恐怖感,六發子彈有一個是真的,事先告訴你會有4次發射
當前3次都是空彈時,中彈機會從1/6 立即跳升到 1/3

而在初期被裁員的人,就像是Bear Stern,早死早超生,找工作的時間是拉長了,但也都逐漸找到工作
現在被裁員的人,就像是Lehman Brothers,拖著拖著最後就是一槍斃命,現在被裁員的人,在求職名單上已經不知道被排到那裡去了
現在還在的人,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很可能是下一個
前一天才和某外銀的友人聊天,大家都是苦哈哈的,看到自己team的人不見了一半以上,或是整個desk全被裁掉
這種無形的壓力,不是慶幸自己沒被裁,而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被裁
銀行因為面臨資本不足,根本沒辦法再拿什麼風險
沒有東西賣,也不能在帳上留太多倉,最後就是做最簡單的生意,變成了沒有附加價值的broker薄利多銷一途
大家會挫咧等,也是可以想像的

再者,裁員的標準沒一個準,很多績效良好、賺錢的員工一樣逃不過
這年頭裁員不是看個人績效,是看這個business在未來是否有發展的可能,這時候不需要頂尖的「人才」,只需要可以讓公司生存的「人員」
據友人說,連賺錢的trader也照砍不誤
也有聽說現在有open position的人,看到每天數百封完美的CV,全是從各家外銀湧入
而現任主管也會害怕hire進有完美資歷的人,萬一是委身進來,將來取代掉主管怎麼辦?
真是個殺戮戰場啊~

我來香港的時候,算是房價剛要跌的時候,lock-in的成本比較高,現在租金普遍已經下跌20%了,辦公室的空置率也滿高的
我也有感受到外國人大量的減少,尤其是聖誕節過後
現在在路上看到外國上班族的機會大幅減少
地鐵更是不見外國人,不要說上班族啦,連遊客都少了許多

而我自己的狀況,也是邊走邊看,心裡也有隨時中彈的準備
高風險、高報酬,在這時機壞壞的狀況下,只有高風險,卻沒有相對的風險溢酬啊~
套一句友人說的好,最好的時代不但是已經被那些「金童」給消費掉了,而且還將現在折現到過去了!!
現在我們身處的環境都是Discount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希小姐 的頭像
    希小姐

    希小姐.浪跡天涯

    希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